人物

我与作家张清义

时间: 2020-09-08
来源: 中国百姓舆论网
关注度: 0

我与作家张清义

2020-09-08
来源: 中国百姓舆论网
关注:0

          我与作家张清义
文/黄秀峰
本网讯:方殿亮
   张清义是个有风骨的人。
   认识张清义是因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许晨先生推荐,许晨先生告诉我,张清义性格孤傲,满腹才华,虽过古稀之年,依然禀性难移,仄然以自己的姿态坚守着,行走着。

2018年不在山东青岛,《热血染红桃林地》拍摄新闻发布会上,张清义在讲话

在山东诸城,三十集电视剧《热血染红桃林地》拍摄现场左一为张清义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西海岸作协主席徐全启先生、张清义、黄秀峰、马志耘合影
   后来,《沃土》杂志刊登了张清义的报告文学作品《大海的女儿》,他几次邀请我去山东青岛看看,认识一下,就这样,2018年5月20日,我参加完在吉林举行的采编中心成立活动一结束,就专程赶赴青岛,应允张清义先生的约定。由于国家要在青岛举行二十国青岛峰会,进出青岛高铁站的安全盘查格外严格,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我走出青岛北站,第一次见到张清义先生。
   走出青岛高铁站出站口,胖乎乎中等身材的张清义先生穿一件白色半袖衬衫,须发斑白声若洪钟,言谈举止间特别强烈的给人一种被亲近的感觉。让人领略到这个汉子的豪爽与洒脱。因为经常在电话上交流,虽然张清义先生已过古稀之年,依然与我兄弟相称。一个热烈的拥抱,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年龄的代沟。
   张清义先生是个性格独特的人。这样的性格特点是在后来筹划拍摄《热血染红桃林地》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我慢慢感觉到的。
   马志耘老师是一位知情经历出身的教育工作者,在多年担任校长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连续十三年为知青战友廖晓东奔走。期间在遭遇车祸失忆长达两年后依然不改初衷,继续为廖晓东奔走。廖晓东是一位双烈士子女,当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上山下乡运动中,扎根农村,廖晓东的事迹在当年曾被广为流传。后来因为积劳成疾倒在三尺讲台,去世时年仅27岁,大孩子三岁,小孩子六个月。时过境迁,廖晓东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甚至有人为了博取眼球污蔑当年的知青英雄廖晓东。为了给廖晓东正名,马志耘老师亲自跑诸城当年插队的知青战友收集相关资料,组织青岛爱青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成员为廖晓东修建纪念碑,捐款捐物救助廖晓东的两个孩子。
   张清义先生得知马志云的事迹以后,不顾世人的反对与非议,毅然决然的与马志耘一起,整理宣传廖晓东的材料,写成长篇报告文学《热血染红桃林地》,先后在《中国草根》文学、《沃土》纪实文学刊载,并积极筹拍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热血染红桃林地》。
   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年过古稀的张清义力排众议,他认为廖晓东是一个时代的楷模,不仅仅属于青岛,也属于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一笔,应该积极弘扬知青们当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就这样,我通过张清义也认识了廖晓东的亲密战友马志耘以及马志耘的知青团队代表。在筹拍电视剧《热血染红桃林地》的过程中,张清义先生经常与我交流剧情与进展情况,有时在电话上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候一天要打几次电话,很多时候都是在子夜以后。
   张清义是一位没有归属地的文化人。早年由于父亲是逃台人员,在当年唯成分论的背景下,逃台后代的政治身份,影响了自己的升学机会与就业机会。拨乱反正以后,青岛某国家机关报的主编看中了张清义先生的才华计划破格录用,也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调入体制以内,虽然张清义先生满腹才华,依然游离于文学组织的大门外。
   不卑不亢一生正气是张清义的显著特点。张清义的老伴退休以后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马志耘老师发动志愿者服务中心伸出援手救助他,都被他强烈拒绝。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劳动成果来经营自己的家庭。
   虽然生活清贫,人性中的孤傲与豁达,自信与执着一点也没改变。社会风气中的不正之风他是深恶痛绝的。在与朋友交往中,十足的一个书生意气与肝胆作派。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十头牛也是拉不回来的。就这样,在青岛地区宣传知青英雄廖晓东这件事情上,张清义曾经回绝了许多人的劝诫,为电视剧筹拍宣传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而他,从不涉足圈子内外的你争我夺与是是非非。
   虽然年过古稀,他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的困境。他热爱自己的家人,疼爱自己的外孙。两个女儿看到父亲年近耄耋依然坚持文学创作也是于心不忍。只有顺着他的意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论是什么样的场合,他总是调侃戏谑的称自己是“苏良牌的手表---扛造”,在世人面前始终是一个乐观积极的长者。
   很多时候,在朋友聚会中,他总能够即兴发挥创作一些助酒兴的诗歌,我与他在筹划举办《热血染红桃林地》这部电视剧的新闻发布会时,曾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他是期望自己能够通过付出心血来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正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文化工作者强烈的内心趋向。他把属于自己的孤独与无奈掩藏在充实与忙碌之中,而不轻易的向世人袒露自己的无奈与无助。
   很多时候我们兄弟相称,让我感受到了他的谦逊与博学。他曾经期望把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成立了足以让他达成梦想的青岛金梦琪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虽然年近八十,依然在内心涌动着创业发展的强烈的念头。
   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困扰,踌躇满志的张清义似乎感觉到自己被捆缚住了手脚。曾经的办公室由于抗击疫情而不得不关闭,不甘于寂寞的他,陷入了无尽的惆怅与无奈之中,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无奈与落寞让他的健康状况逾下。
   张清义的好朋友马志耘、曹景超与杨正军曾多次打电话要去登门探视都被拒绝,这就是张清义,自甘清贫也不拖累朋友的一个近乎绝情的文人。
   9月4日晚间,我在浏览微信时突然发现徐可昕给我留言,说张清义老师的女儿在他的朋友圈发布了张清义先生去世的消息,一时间顿感愕然。
   青岛沙滩艺术节的主办者、《大海的女儿》主人公王蕾女士先我一步在张清义的朋友圈表示哀悼,我随即电话联系马志耘等人,我们的共同的朋友们一下子被这现实的残酷性撞击地无地自容。亦师亦兄的张清义走了,斯人远行,阴阳两陌。此时,只有这幅挽联可以告慰远行的兄长:
    一生耿直不媚不谄文笔成千古,
   万世文章不卑不亢忠魂铸绝唱!
   亦师亦兄张清义千古!
   尚飨!
 

作者: 未知
责任编辑: